根据查尔斯·达尔文大学牵头的一项最新研究,热带内陆水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远低于学界先前的估算。
这项发表于《自然-水》期刊的研究,整合了全球热带地区各类水域系统的观测数据——包括许多过去在国际数据库中记录不足的水域,从而对热带河流、湖泊及水库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得出了更准确的认识。
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其中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是三种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虽然内陆水体会自然释放这些气体,但人类活动会显著加剧其排放强度。
研究显示,尽管热带水域仍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但其实际排放量比既往估计值低了29%至79%。
具体而言,热带流动水域(包括溪流与河流)的排放量约占全球内陆水体总排放量的46%,而热带静滞水域(湖泊、水库及池塘)的贡献约为8%。
研究负责人、CDU高级研究员克莱门特·杜维尔博士指出,通过扩大数据覆盖范围,研究团队获得了更精确的排放估算,这将为水域生态管理和保护策略提供新依据。
"我们发现,热带地区并非一个均质的'排放热点',"杜维尔博士解释道,"这里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地貌特征及人类活动强度,共同构成了一个排放格局的'马赛克'。从植被茂盛的亚马逊、刚果原始雨林,到干旱贫瘠或群山连绵的区域,这种多样性深刻影响着淡水系统的气体释放规律。"
来自瑞典于默奥大学的助理教授杰拉德·罗切尔-罗斯是论文合著者,他主要负责河流表面积测算与数据分析工作。"热带河流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超乎预期,这与我们已知的其他驱动因素形成鲜明对比。这项研究为精准预测河流碳循环开辟了新方向。"
杜维尔博士表示,下一步研究重点将聚焦于区分自然排放与人为影响的比例。"本研究证实人类活动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推手。在农业密集区域,大量有机物和营养盐进入水体,必然导致温室气体释放量激增。"
"鉴于热带地区正经历全球最快的人口增长与农业扩张,未来这些水域的排放压力将持续加大。"他强调,"准确评估人类活动的影响机制,对制定科学管理方案至关重要。"
这项国际合作研究汇聚了来自澳大利亚、巴西、新加坡、中国、比利时、瑞士、德国、瑞典、奥地利、加拿大、法国、美国及荷兰的众多科研机构。
题为《水文气候与景观多样性驱动热带亚热带内陆水域温室气体排放的显著差异》的论文已正式发表于《自然-水》期刊。

